曾經看過國外車店,利用訓練台及雷射水平儀來進行Fitting 的工作,但在缺少理論基礎的情況下,一直無法一試。就在昨天,約了小邱店長,前往祕密基地,直接針對個人及pinarello 來了一次實戰,時間超過三個小時,過程十分辛苦,不過這一切都是有代價的。
為什麼會有這次的行程呢?主要是要處理下面的問題:
1.由於是06年的外管,已產生硬化並磨損車架。
2.原車來的 06 centuar 的曲柄長度為 172.5 與我習慣的 170 有些許差距,因有 一組record 170的大齒盤,利用這個機會更新。
3.原來仍延用登山車卡踏跟卡鞋,換上 Look keo carbon 踏板及 SIDI eogr2 carbon 卡鞋
4.重新fitting 更換龍頭跟把手
首先,將全車架上固定式訓練台,將新的卡踏裝上,卡鞋鎖上鞋底板,從不知道如何鎖定鞋底板,只知關節應與曲柄中軸對齊,看了師傅的手法,才知道原來是要踩在車上,來進行。上卡後,開始進行拉筋暖身。
暖 身過程中,發現左右腳踩踏不順,除了坐墊位置外,原來左右腳的長度並不相同,如何判定呢?利用右腳脫卡,用鞋跟踏於踏板上,由師傅帶領旋轉一圈,再換右腳 上卡,左腳脫卡,同樣的方式進行,過程中發現左腳會略為向下,建議降低坐墊 0.5cm。過程中,不談fitting公式,僅用實戰。降低後,持續暖身中(我好累啊!)。
fitting 的重點在於固定式的訓練台,不可移動,暖身完成後,首先要確認的是坐墊的前後位置。你可以確認你每次做的位置都相同嗎?當然是不可能,所以呢?仍然以動態 的方式來調整,齒比打輕,扶上把,迴轉速維持在習慣的踩頻,以我來說,可以固定在 110 rpm。當喊停的時候,將左腳的曲柄打到水平位置,腳踝也打平,從曲柄中心點打出垂直雷射,並在膝頭打出水平雷射。結果發現,交叉點明顯偏後, 坐墊太向前,這樣就調嗎?當然不是,,再一次進行確認。
調整結果,坐墊需調整 1cm,調整完成後,再一次繼續保持輕快騎乘,維持舒適坐姿,並重新測量交叉點是否正確,反反覆覆,又再向後調了 0.5cm。調整的過程,也發現到坐墊水平問題,以目前這塊坐墊,沒有後支撐力量,所以有刻意將鼻頭下壓一些些。但這個卻造成加速用力,身體不自主的向 前。討論後,決定再將水平微調向後。經過訓練台的實際踩踏後,發現可以坐的更穩。
坐墊位置確認後,接下來決定龍頭長度,扶上把,拉高迴轉 速,維持輕鬆,同樣方式再一次量測膝蓋與曲柄的相對位置。這時,明顯發現,位置明顯偏後,膝蓋太前面(這是當然的,因為坐墊向後打了1.5cm了),總共 進行三次確認,再進行握剎變把頭的騎姿,身體下彎,手肘微彎進行最高迴轉速騎行,停下後,進行相對位置的確認,總共進行三次。由測量結果發現,龍頭長度太 長,需減少 1cm 將由 110,換成 100。手把的寬度由 420換成400,換成FSA小彎把。
確定更換後,由小邱店長進行更 換。結束了嗎?當然還沒!因為仍需再一次確認膝頭的相對位置。一樣由上把位置先,再進行剎變把位置測試。反覆測試後,上把位置沒有問題,但剎把位置仍有些 許調整空間,經過討論,最後決定,更換成 900的龍頭,搭配FSA 的小彎把,並進行最後的確認。
換上新的龍頭把手後,先進行路上實測,公路車卡踏組合,對於力量的傳遞更加直接,FSA小彎把,不論是寬度及角度都更加適合身材不高的我,record 的大盤讓我的迴轉更順暢,試了約一公里的平路,已經可以感受到重新Fitting 的必要性。接下來就是將變速線重整及纏上手把帶。
細心的小邱店長整理好車時,會順便檢查各個部份是否有需要調整的部份。後輪的鋼絲張力有一邊已經不足,現場並沒有編輪設備,所以只能利用經驗先暫時處理。(不過,最後我的車仍是睡在小邱家,沒處理好,真的不安心,等有空再去載回來)
現場兩大高手,同時展現身手,傳授各式騎車 的技術。真是謝謝他們。
暖 身過程中,發現左右腳踩踏不順,除了坐墊位置外,原來左右腳的長度並不相同,如何判定呢?利用右腳脫卡,用鞋跟踏於踏板上,由師傅帶領旋轉一圈,再換右腳 上卡,左腳脫卡,同樣的方式進行,過程中發現左腳會略為向下,建議降低坐墊 0.5cm。過程中,不談fitting公式,僅用實戰。降低後,持續暖身中(我好累啊!)。
fitting 的重點在於固定式的訓練台,不可移動,暖身完成後,首先要確認的是坐墊的前後位置。你可以確認你每次做的位置都相同嗎?當然是不可能,所以呢?仍然以動態 的方式來調整,齒比打輕,扶上把,迴轉速維持在習慣的踩頻,以我來說,可以固定在 110 rpm。當喊停的時候,將左腳的曲柄打到水平位置,腳踝也打平,從曲柄中心點打出垂直雷射,並在膝頭打出水平雷射。結果發現,交叉點明顯偏後, 坐墊太向前,這樣就調嗎?當然不是,,再一次進行確認。
調整結果,坐墊需調整 1cm,調整完成後,再一次繼續保持輕快騎乘,維持舒適坐姿,並重新測量交叉點是否正確,反反覆覆,又再向後調了 0.5cm。調整的過程,也發現到坐墊水平問題,以目前這塊坐墊,沒有後支撐力量,所以有刻意將鼻頭下壓一些些。但這個卻造成加速用力,身體不自主的向 前。討論後,決定再將水平微調向後。經過訓練台的實際踩踏後,發現可以坐的更穩。
坐墊位置確認後,接下來決定龍頭長度,扶上把,拉高迴轉 速,維持輕鬆,同樣方式再一次量測膝蓋與曲柄的相對位置。這時,明顯發現,位置明顯偏後,膝蓋太前面(這是當然的,因為坐墊向後打了1.5cm了),總共 進行三次確認,再進行握剎變把頭的騎姿,身體下彎,手肘微彎進行最高迴轉速騎行,停下後,進行相對位置的確認,總共進行三次。由測量結果發現,龍頭長度太 長,需減少 1cm 將由 110,換成 100。手把的寬度由 420換成400,換成FSA小彎把。
確定更換後,由小邱店長進行更 換。結束了嗎?當然還沒!因為仍需再一次確認膝頭的相對位置。一樣由上把位置先,再進行剎變把位置測試。反覆測試後,上把位置沒有問題,但剎把位置仍有些 許調整空間,經過討論,最後決定,更換成 900的龍頭,搭配FSA 的小彎把,並進行最後的確認。
換上新的龍頭把手後,先進行路上實測,公路車卡踏組合,對於力量的傳遞更加直接,FSA小彎把,不論是寬度及角度都更加適合身材不高的我,record 的大盤讓我的迴轉更順暢,試了約一公里的平路,已經可以感受到重新Fitting 的必要性。接下來就是將變速線重整及纏上手把帶。
細心的小邱店長整理好車時,會順便檢查各個部份是否有需要調整的部份。後輪的鋼絲張力有一邊已經不足,現場並沒有編輪設備,所以只能利用經驗先暫時處理。(不過,最後我的車仍是睡在小邱家,沒處理好,真的不安心,等有空再去載回來)
現場兩大高手,同時展現身手,傳授各式騎車 的技術。真是謝謝他們。
0 意見:
張貼留言